我曾經做過預防醫學的檢測,檢測了一千多種項目,才知道有些東西我會過敏,像夏威夷果 仁,以前我不知道一直在吃。我喝酒會起酒疹,所以我對酒也過敏。我還對報紙過敏,像有 些書一打開、油墨一出來我就心想完了,很快地眼淚、鼻涕開始流不停。 這些症狀都是在這十幾年間才知道,以前都不會敏感地去感受自己身體的反應,從來都不會 去注意這些警訊,因為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什麼都吃。 但也並非吃什麼都很小心。
我很愛吃冰,常常被我的中醫師罵,我的中醫師告誡我不要常吃冰,他覺得濕氣會因此停留 在我們身體,其實是不好的。每次中醫師都會問我有沒有吃冰,我要是吃了,他就會說: 「怎麼又吃冰了?」其實不是只有女生,男生也是一樣,但吃冰這一件事我是忍不住的,偶 爾就會想要去吃一下,說真的,如果什麼都不行,那我乾脆去清修算了。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冰店叫作「雪人兄弟」,我常晚上走過去吃冰。我在點餐的時候,都會讓 他們不要在我的冰上面澆糖水,老闆每次都會叨唸一句:「不加糖水你到底怎麼吃?」,我 就說沒有糖水我也可以吃,請不要加糖水。
實際上,我盡量少吃糖,不是絕對禁止,就是盡 量少吃,因為我們如果吃太多糖,老化速度很快,尤其是對皮膚的影響更大。 吃冰的時候,我會點仙草、大紅豆、杏仁粿、鳳梨等配料,其實配料都有甜度,對我來說, 這樣就夠了,只是站在冰店老闆的立場,會覺得沒加糖水不好吃。我不會強迫自己完全不吃 ,但我也會節制自己吃一點就好。完全不吃這件事,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反而會因 為限制,導致後來吃更多。
再來說說辣。 我本來是完全不能吃辣的人,不過花椒的香氣、味道太獨特了,所以就開始吸引我去吃辣。 當我愛上花椒的香氣之後,就開始嘗試其他像是朝天椒等不同的辣椒。吃辣這一件事是可以 訓練的,老實說,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吃辣。有一次我在家吃飯,我的媽媽一聽我 說想吃辣一點,她嚇一大跳,驚訝地對我說:「你怎麼現在會吃辣?」她以前做菜給我吃的 時候,是完全不能放辣椒的,從前的我一定會抓狂。 雖然我少油、少糖、少鹽,但我偶爾會吃辣,所以我也很愛川菜。吃辣對身體好,「辣」可 以幫身體排除濕氣,像吃辣的四川人皮膚都特別好。現在的我可以吃很辣,但以前我是完全 不能碰辣,以前我只要吃到辣就會抓狂,因為汗如雨下,感到不舒服。 但吃辣這件事情可以透過訓練。有一次我吃到花椒,覺得很香,雖然那一天也是吃到狼狽, 但我就想,我得試試看,從花椒這個東西開始去學習吃辣,花椒雖然辣,但我不討厭,從這 點起頭,就不會太挫折。後來我就想:「為什麼我要這樣怕辣?」於是我就一次吃一點,一 點點、一點點進步,到現在我可以吃很辣,還可以吃麻辣鍋。 現在我吃辣仍是會臉紅、會飆汗,但如今我知道流汗是好的,幫我們排濕氣,以前會覺得很 狼狽、不舒服,不懂為什麼要去吃辣,現在吃辣變成了一種享受。
還有茶跟咖啡,我以前也敬謝不敏,只要喝到茶跟咖啡我一整天就毀了,精神會很亢奮,心 跳會很快,尤其到晚上會沒辦法睡。所以,我在外面餐廳通常會點花茶喝,但老實說,歐洲 的花茶很難喝,有一種香精的味道。很多人都不知道,彰化以南到台東這一塊地方,其實有 很多的花農,他們栽種的花大多外銷到歐美,然後在國外製成花茶再銷回來,所以我們喝到 的花茶很多可能是台灣出去的花。 「豐茶」蝶豆花茶的花青素是非常高的,而花青素也是我們身體很需要的,但我們很少吃到 ,所以我常常喝蝶豆花茶。他的香氣很濃,味道也很好,我沒事的時候,就會帶一本書跑到 豐茶去喝茶。
有一回我去了台東,有一個朋友很熱情說要帶我去見茶王,我就說了我不喝茶,喝茶會心 悸、睡不著,甭帶我去了,但那位朋友就是很堅持,說什麼都沒用,就這樣把我帶去。 到了茶王陳錫欽家裡,茶王就說:「來啊,來啉茶。」我喝了一口茶,一股甘甜滋味在我的 口腔裡蔓延,嘴裡的香氣散發出來,然而當下,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想著:「今天晚上不用睡 了……」我真的喝了很多茶。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天晚上我竟然睡得很好。難道是我體質改 變了? 第二天我就跟朋友說,可以帶我去跟茶王再見一面嗎?我想跟他聊一聊。
於是,我一見到茶 王就問:「我一直以來只要喝了茶就會睡不著,為什麼喝你的茶,我不會睡不著?」一問之 下我才知道,只要喝到好茶就不會有睡不著的問題。 真正的好茶,要透過手工的揉捻工序,把大部分咖啡因都揉掉,所以不會有睡不著的問題。 那喝茶為什麼會心悸?他告訴我,第一個原因是沒有揉掉咖啡因,第二個原因是茶葉殘存的 農藥讓身體產生了反應。
我回到台北,想著搞不好是我的體質改變了,於是就試著去找其他 的茶喝,結果還是心悸了。我再次下去台東找茶王,跟他說:「我覺得你的茶很不一樣、很 特別。」 後來我才知道,茶葉有九道製程,茶王的茶到第六道製程的時候,就批發給同行了,最後的 三道工序由同業自己做,然後那些茶就會變成不同品牌到市場上,外面很多茶都是來自於他 的茶園。而由他自己做完九道工序的茶葉,只限定在他自己的店裡才買得到。為什麼茶王的 茶葉不品牌化?我忍不住問他,他說:「不要跟我講這麼多,你們台北人最會講品牌,很多 人都來跟我講過,最後都騙我」。
我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實驗場,茶王的茶給我的感覺太特別了,於是我說服了茶王跟我合作。 一開始我們想做成茶飲進入超商通路,但茶王的茶只有三天的賞味期限,再加上茶王種的茶 葉是用黃豆去施肥,不噴農藥,這樣栽種的成本自然就高,他的茶葉也會相對昂貴,多方思 考過後,我就決定將茶做成精品,鎖定高端禮物市場,找藝術家來做包裝,於是「豐茶」就 這樣誕生了。 我覺得台灣的好東西應該要被留下來,應該要有人去行銷跟包裝,才能提升價值,這也是台 灣價值呀,可是很少人在做這件事情,希望未來有更多人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