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我是不會做菜的,若是邀請朋友們到家裡來聚會,下廚的人一定不是我。其實小 時候,因為媽媽要上班常常沒時間煮晚餐,都是我煮給弟弟吃的。小時候的我,常常在廚房 裡看著媽媽做菜,所以我也可以自己動手做幾道簡單的菜,只是後來長大了,獨立生活了以 後,就沒有再想過自己下廚這件事,時間一久了,就覺得自己是不會做菜的人。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打電話給媽媽,說我要做菜給她吃,邀她來我家吃飯,我媽媽很驚訝啊, 因為她從來沒有吃過我做的菜,於是她就跟我弟弟一家人來我家一起午餐了。 煮完這一頓我才發現,原來煮一餐這麼辛苦啊。為了準備這一餐,早上九點我就先去傳統市 場買菜,買回來從開始備料,然後開始一道一道下鍋料理,一直到大家吃飽了,已經下午兩 點半了,真的太辛苦了。我一時有感而發就對媽媽說:「妳辛苦了」。媽媽一聽還哈哈大笑 地說:「你現在才知道啊。」 那一天我滿心期待地問我媽媽:「怎麼樣,這一餐有及格嗎?」,我心想如果不及格,我就 不做了啦,當時我心裡七上八下的,她就跟我說,挺好吃的啊,最了不起的是每一道菜的鹹 淡都掌握得很好,還問我:「你怎麼知道如何調味的?」我這才心滿意足覺得自己原來在做 菜這一件事上,還滿有天份的,我只是用感覺跟想像去調味,連我挑嘴的、無肉不歡的弟弟 ,都覺得我做的蔬食很好吃,從這一天開始,我就對自己做菜有了信心,也開始很多其他的 嘗試了。
我搬過幾次家,以前我家廚房有瓦斯爐,可以用大火烹煮,可惜了我只用來煮水餃跟泡麵, 所以沒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家的廚房用電磁爐、烤箱和氣炸鍋,因為我不想要家裡有油煙 味。其實我會一邊做菜一邊收拾跟清洗,這樣做完菜廚房還是乾乾淨淨的,我喜歡這樣。 因為開始自己下廚了,比起以前我的廚房就多了很多東西,我買了數十種調味料,還有各式 廚具,像是做甜品的刮刀,還有分蛋器、量匙、電子秤,還有各式鍋碗瓢盆等,我感覺我的 廚房東西多到都要爆炸了,甚至我還種了薄荷葉、九層塔這類香草,做菜的時候想用多少就 摘多少,又新鮮又有趣。 素的鹽酥雞、法式吐司、義式燉飯這都是我很喜歡吃的東西。
我有一天爬了文,專程去買了義大利進口的米,想要試試看做道地口感的義式燉飯。原來他 們用的是葷的高湯,我就想著要怎麼用蔬果去仿做出一樣美味的高湯。 平日一有空檔我就會開始想,我要準備哪些食材,我還需要什麼額外的調味料,然後把它記 下來,利用周末的時間去採買最新鮮的食材,然後找時間來做。 我一直都很有實驗精神,也收藏了很多做菜的影片頻道,只要感覺到特別好玩的,就會去試 試看、做做看。
我喜歡看做菜的影片,還會去找食譜來看,不一定都是素的食譜,最近我就看了一個做烤肉 飯的,我覺得他的想法很棒,我就想著用他的概念做成素的烤肉飯。我們只要把一些食材換 掉,再加上一點創意和想像,也能做出美味料理,不是只有素的食譜才行。 有一陣子我很著迷地,每天回到家剛洗完澡而已,就打開做菜頻道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像學 生一樣熱衷學習,然後就開始練習做菜。 我很喜歡松露炒飯,我做過三次,每一次做我都會記錄下來,看看哪一次做的我最滿意。每 次我把自己做的成品放到臉書上跟朋友分享的時候,很多人會跟我要食譜,但是我不是那種 很精確的人,我一開始是憑感覺做菜的人。
我也可以很簡單,沒有行程時,我在家裡煮一碗麵就是一餐,有一陣子我在家就吃KiKi拌 麵。KiKi拌麵不是油炸製成,也沒有防腐劑,它有四種口味且都是素食,朋友送給了我一大 箱,於是我待在家時就吃KiKi拌麵。雖然它很好吃,但我不會餐餐都吃拌麵。到了下一餐, 我會覺得應該要吃一點蔬菜。在我家附近有一家有機飲食店叫作「蕃薯藤」,他們並不是專 賣蔬食的餐廳,但菜單上有蔬食者可以選擇的菜色,例如蒸南瓜、炒青菜、蒸豆腐等,多是 我一天所需要的蔬菜,對於這一點,我總是有意識地去告訴自己,雖然我很懶、很宅,我還 是會去把一天該有的營養補起來。